卡卡粉絲團
加入小圈圈

影視聽中心與韓國映像資料院再度攜手合作! 17部經典臺片挺進韓國

2020.06.17

▲林摶秋於1960年拍攝《錯戀》並交付發行上映。1965年應片商之請將原片重新修剪變短,並更改為較通俗的片名《丈夫的秘密》。

 

【臺北訊】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(Taiwan Film and Audiovisual Institute,簡稱影視聽中心)與韓國映像資料院(Korean Film Archive, KOFA)合作「電影中的城市:臺北」(Cities on Film:Taipei)專題,於6月16日至6月29日開始線上電影放映活動。以三個不同時期的概念劃分臺北:「經典臺北」(Taipei in Classics)、「轉變中的臺北」(Taipei in Transition)及「愛在臺北」(Taipei in Love),藉此探討城市的流動、運轉與電影間的關係,帶領觀眾領略電影中獨特而令人神往的臺北印象。這是影視聽中心暨2019年與KOFA簽署臺韓雙邊「電影資產保存暨文化交流之合作備忘錄」後,首次合作的大型專題,也象徵著臺韓電影更深廣的文化交流。

 

暨紐約、香港、巴黎和東京之後,「電影中的城市」系列專題選定臺北為今年的主題城市。策展概念源自於2015年韓國映像資料院電影館 (KOFA Cinematheque) 策畫的「電影中的城市」,此系列專題集合世界幾個指標性城市的電影作品。訴說著城市在過去的幾十年間急劇的變化,而這些跨越不同流派的電影,共同探討城市在不同時空的流轉之下,如何與身在其中的人們互相碰撞,進而產生火花。這17部充滿獨特魅力的臺北故事電影,時而浪漫、瘋狂與充滿活力,但也不乏哀傷、冷漠與陳舊腐朽。預期這個專題可為當代觀眾,重新開啟新的觀影視野。

 

三個策展子題也分別代表不同時期的臺北:「經典臺北」選映五部1960至1970年代製作、現由影視聽中心典藏的經典電影,包含影視聽中心於2017年以2K修復的兩部林摶秋作品—《丈夫的秘密》和《六個嫌疑犯》;兩部改編自瓊瑤小說、由林青霞擔綱主演的電影—陳耀圻的《月朦朧鳥朦朧》和劉立立的《雁兒在林梢》;及高仁河的《尋母三萬里》,導演以各自的巧手醞釀出獨特的臺北品味。其中有四部電影也特別由臺灣電影工具箱計畫支援贊助,共同開拓臺灣電影的文化外交。

 

「轉變中的臺北」以1980至1990年代中期的六部臺灣新浪潮電影做為代表,包含楊德昌的《青梅竹馬》和《恐怖份子》;蔡明亮的《青少年哪吒》和《愛情萬歲》;萬仁的《超級大國民》和李安的《飲食男女》。這些介於解嚴前後期之間的新電影,不僅以貼近社會的寫實風格帶起臺灣的新電影運動,也刻劃出當時劇烈轉變的政治、社會和經濟動盪中,獨特的臺北樣貌。

 

▲《超級大國民》於2015年由影視聽中心以2K技術修復完成後,不僅在台北電影節放映,也出現於不少以人權、白色恐怖為主題的民間活動。

 

「愛在臺北」選映1990至2010年代的六部臺灣電影,以柯一正的《藍月》拉開序幕,精選千禧年之後的五部都會臺北電影,象徵著在經歷過動盪之後的臺灣,逐漸有了更多元的新面貌。這些電影以新穎角度詮釋臺北中的男男女女,所圍繞著愛情、友誼和家庭間錯綜複雜的關係。這些故事不只是臺北特有,更是人類共同的珍貴情感,透過電影傳遞,預期能跨越語言與文化隔閡,也更容易帶給韓國觀眾共鳴。

 

影視聽中心與韓國映像資料院,同為國際電影資料館聯盟(FIAF),和東南亞暨太平洋影音資料館協會(SEAPAVAA)之正式會員,雙方歷年來多有交流,這個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後首次合作的大型專題,更別具意義。此外,影視聽中心已於5月19日自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轉型為行政法人體制,並更名為「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」,目前正透過保存修復、研究、推廣、教育四大面向,以豐富臺灣當代的影視聽史觀,及富足國家影視聽文化底蘊為目標。未來也將與國際間更多的交流合作,持續把臺灣電影能量帶向國際。

 

放映片單

 

1. 經典臺北

林摶秋/丈夫的秘密 (1960)

林摶秋/六個嫌疑犯 (1965)

高仁河/尋母三萬里 (1971)

陳耀圻/月朦朧鳥朦朧 (1978)

劉立立/雁兒在林梢 (1979)

 

2. 轉變中的臺北

楊德昌/青梅竹馬 (1985)

楊德昌/恐怖份子 (1986)

蔡明亮/青少年哪吒 (1992)

蔡明亮/愛情萬歲 (1994)

萬仁/超級大國民 (1994)

李安/飲食男女 (1994)

 

3. 愛在臺北

柯一正/藍月 (1997)

楊德昌/一一 (2000)

易智言/藍色大門 (2002)

何蔚庭/臺北星期天 (2009) 

陳駿霖/一頁臺北 (2010)

黃熙/強尼·凱克 (2017)

 

▼《電影中的城市:臺北》預告:

 

廣告

最新宅宅新聞 » 看更多»